- 第1集:袁世凯丧权辱国引民愤李大钊慷慨陈词欲救国
- 第2集:陈独秀终于抵达上海遭儿子戏弄却反欢喜
- 第3集:陈独秀为筹钱竟然卖字李大钊被开除决心革命
- 第4集:李大钊为穷苦百姓当掉自己衣物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立志树新风
- 第5集:蔡元培欲邀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陈独秀难舍新青年报刊两度拒绝
- 第6集:李大钊陈独秀终于会面北京陈独秀任教北大却争议四起
- 第7集:黄侃言行不端惹学生不满毛泽东文笔优秀初露才华
- 第8集:校内保皇党势力仍旧强硬辫子军入城帝制再度复辟
- 第9集:复辟闹剧终于谢幕北大改革获得支持
- 第10集:陈独秀头疼延年痴迷无政府主义胡适北大任教与陈独秀惺惺相惜
- 第11集:辜鸿铭学术造诣的确高深李大钊开始反思资本救国
- 第12集:北大解聘外籍教授竟引外交争议校评议会一致对外捍卫国家主权
- 第13集:英国政府迫于压力息事宁人鲁迅加入令新青年如虎添翼
- 第14集:鲁迅提笔写就狂人日记延年乔年赴京陈家团聚
- 第15集:毛泽东正式成立新民学会狂人日记问世便一鸣惊人
- 第16集:复古派竟公然污蔑陈独秀青年排练剧目宣扬新文化
- 第17集:学生公演却被人设计抓捕进监狱毛泽东来北大旁听成李大钊助理
- 第18集:毛泽东接收到共产主义新思想宵小之辈在陈独秀家门前闹事
- 第19集:德国战败协约国胜利中方将出席巴黎和会
- 第20集:延年对无政府主义展开实验毛泽东入基层接触工人阶级
- 第21集:工读互助社成立却问题不断弱国无外交请愿书竟遭退回
- 第22集:互助社遭污蔑诋毁北大竟被群起而攻
- 第23集:蔡元培遭训话质询北大发起绝地反击
- 第24集:张丰载龌龊行径被揭穿终遭开除日本提出接手山东半岛全部权益
- 第25集:工读互助社正式关门实验失败毛泽东感谢众人帮助返回湖南
- 第26集:巴黎和会将山东权益划归日本代表团斡旋无果拒绝接受协议
- 第27集:巴黎条约丧权辱国引民愤五四运动在全国掀起高潮
- 第28集:各大高校联合罢课被捕学生终被释放
- 第29集:蔡元培为保被捕学生被逼离开北京各高校辞职罢课声援北大
- 第30集:五四运动影响力波及全国陈独秀胡适产生重大分歧
- 第31集:陈延年街头集会却被打昏迷吴炳湘设计企图孤立陈独秀
- 第32集:延年巧用计谋让张丰载供出密探身份反动政府派出军队暴力镇压学生运动
- 第33集:学生被强制看押学校竟成监狱陈家救国之心不灭父子终和解
- 第34集:学生运动获得大胜利政府被迫罢免曹章陆
- 第35集:陈独秀被捕入狱李大钊被迫离京
- 第36集:中方拒绝签订巴黎和约五四运动取得全面胜利
- 第37集:蔡元培回归北大陈独秀终于出狱
- 第38集:陈独秀离开北京大学
- 第39集:延年乔年赴法留学终是成为革命烈士陈独秀去往南方其意在筹办西南大学
- 第40集:陈独秀为避风头再返沪南陈北李路上相约建党
- 第41集:毛泽东北京再见李大钊深受启发共产国际维经斯基抵华帮助建党
- 第42集:陈独秀正式建立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坚定信仰
- 第43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革命先烈誓死捍卫信仰
第8集:校内保皇党势力仍旧强硬辫子军入城帝制再度复辟
陈独秀表示自己对孔子儒学的研究向来尊重,但辜鸿铭以他提出的砸烂孔家招牌为例,称他们根本就是不尊重孔子儒学。陈独秀告诉他,《新青年》反对的是迂腐的三纲五常,这是对民众的压迫理应被抛弃。蔡元培试图打断他们的争议,但陈独秀提出师德应为应聘的第一要义,北大的确不应成为保皇党的保护伞。黄侃起身滔滔不绝,钱玄同更是起身将他推回座位,眼看就要剑拔弩张。蔡元培提出这聘用的教授首要就是要教书育人,如果教的不好可以立刻解聘,解聘书都已拟好样式,这可让在场的教授们面面相觑起来。
会后钱玄同向陈独秀推荐一名同乡叫周树人,菜市口一列官兵推出一名年轻的男子斩首示众,手起刀落人头落地,无知的百姓拿着铜板给官兵,要用馒头沾着热乎的鲜血去给儿子治病。坐在一边亭子的鲁迅看着麻木的群众,内心十分悲凉和绝望。钱玄同来找他想要他为《新青年》写文章,可鲁迅对于中国目前的现状十分绝望,争论无果,钱玄同只好缓和下来,鲁迅也就提出要钱玄同请自己喝酒才写文章。
黎元洪下达最后通牒,让《甲寅》立刻停刊,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要动手了。陈独秀提出聘请高一涵和李大钊为《新青年》的同人编辑,并为他们在北大安顿职务。张勋的辫子军已经濒临城下,可李大钊拒绝躲避,甚至要立志做第二个谭嗣同,更是向陈独秀提出不能再坚持他二十年不谈政治的理念。这可彻底让陈独秀失去理智,当即告诉他当下的中国民智未开根本不是谈政治的时候,也不需要他这样的谭嗣同。李大钊从不回避政治的做法与陈独秀无法统一,他只好转身离去。
陈独秀来找正在吃饭的蔡元培,想请蔡元培顶力促成两件事。《新青年》同人编辑的名单全是新文化运动的顶尖人物,唯独鲁迅还需要蔡元培出面去商谈。陈独秀心急的都坐不下,还希望尽快明确《新青年》为北大的刊物。蔡元培提醒他们,除了刘半农可先行入职,其他人都还得按照程序来办,以避免让人们觉得她陈独秀在搞团伙主义。陈独秀提出时局不稳,他很怕北大形势会出现变动,但蔡元培却很是拿得稳。这时,一名教员急急忙忙跑过来告诉蔡元培,张勋的辫子军即将入城,康有为也已经乔装入城,督促蔡元培赶紧回家再晚可能就走不了了。陈独秀着急的是拍案而起,蔡元培只得让他们先回家,明天再看情况。
张勋带着五千辫子军进入北京城,这是蓄谋已久的复辟,李大钊已经上了他们的黑名单,但他拒绝出去躲避,他让赵世炎叫上邓中夏、郭心刚等人,明日一同去街上看看,还亲笔写下传单,约定明日前门大街相见。夜晚,李大钊还提笔慷慨赋诗一首,写尽自己对于革命对于中国的无尽爱意与坚定。
来到故宫的张勋脱帽摘下佩刀,走进皇宫大殿向溥仪跪地叩首,痛陈这共和之制实在是无奈之举,唯有溥仪重新登基才能拯救中华。年幼的溥仪看着一旁大臣的眼神示意,先是推拒而后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说起要给张勋的赏赐,张勋说道自己想要一个直隶总督的位置,辜鸿铭等人站立两侧听着脸色十分难看,可他们迫于无奈也只得答应。看着张勋下属拔除的佩刀,大殿外的众人们只好咬着牙跪在地上行礼。
大街上象征天子仪仗的旗帜挥舞开来,张丰载等人头戴长辫帽行着清朝理解激动地抱在一起,高呼大清万岁。另一边邓中夏大喊着维护共和帝制复辟,带着学生们发着传单。李大钊徐徐走来,站在桌子上高声呼喊,对辫子军的无耻行径进行斥责,并声言民主的光芒不是任何人都遮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