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袁世凯丧权辱国引民愤李大钊慷慨陈词欲救国
- 第2集:陈独秀终于抵达上海遭儿子戏弄却反欢喜
- 第3集:陈独秀为筹钱竟然卖字李大钊被开除决心革命
- 第4集:李大钊为穷苦百姓当掉自己衣物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立志树新风
- 第5集:蔡元培欲邀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陈独秀难舍新青年报刊两度拒绝
- 第6集:李大钊陈独秀终于会面北京陈独秀任教北大却争议四起
- 第7集:黄侃言行不端惹学生不满毛泽东文笔优秀初露才华
- 第8集:校内保皇党势力仍旧强硬辫子军入城帝制再度复辟
- 第9集:复辟闹剧终于谢幕北大改革获得支持
- 第10集:陈独秀头疼延年痴迷无政府主义胡适北大任教与陈独秀惺惺相惜
- 第11集:辜鸿铭学术造诣的确高深李大钊开始反思资本救国
- 第12集:北大解聘外籍教授竟引外交争议校评议会一致对外捍卫国家主权
- 第13集:英国政府迫于压力息事宁人鲁迅加入令新青年如虎添翼
- 第14集:鲁迅提笔写就狂人日记延年乔年赴京陈家团聚
- 第15集:毛泽东正式成立新民学会狂人日记问世便一鸣惊人
- 第16集:复古派竟公然污蔑陈独秀青年排练剧目宣扬新文化
- 第17集:学生公演却被人设计抓捕进监狱毛泽东来北大旁听成李大钊助理
- 第18集:毛泽东接收到共产主义新思想宵小之辈在陈独秀家门前闹事
- 第19集:德国战败协约国胜利中方将出席巴黎和会
- 第20集:延年对无政府主义展开实验毛泽东入基层接触工人阶级
- 第21集:工读互助社成立却问题不断弱国无外交请愿书竟遭退回
- 第22集:互助社遭污蔑诋毁北大竟被群起而攻
- 第23集:蔡元培遭训话质询北大发起绝地反击
- 第24集:张丰载龌龊行径被揭穿终遭开除日本提出接手山东半岛全部权益
- 第25集:工读互助社正式关门实验失败毛泽东感谢众人帮助返回湖南
- 第26集:巴黎和会将山东权益划归日本代表团斡旋无果拒绝接受协议
- 第27集:巴黎条约丧权辱国引民愤五四运动在全国掀起高潮
- 第28集:各大高校联合罢课被捕学生终被释放
- 第29集:蔡元培为保被捕学生被逼离开北京各高校辞职罢课声援北大
- 第30集:五四运动影响力波及全国陈独秀胡适产生重大分歧
- 第31集:陈延年街头集会却被打昏迷吴炳湘设计企图孤立陈独秀
- 第32集:延年巧用计谋让张丰载供出密探身份反动政府派出军队暴力镇压学生运动
- 第33集:学生被强制看押学校竟成监狱陈家救国之心不灭父子终和解
- 第34集:学生运动获得大胜利政府被迫罢免曹章陆
- 第35集:陈独秀被捕入狱李大钊被迫离京
- 第36集:中方拒绝签订巴黎和约五四运动取得全面胜利
- 第37集:蔡元培回归北大陈独秀终于出狱
- 第38集:陈独秀离开北京大学
- 第39集:延年乔年赴法留学终是成为革命烈士陈独秀去往南方其意在筹办西南大学
- 第40集:陈独秀为避风头再返沪南陈北李路上相约建党
- 第41集:毛泽东北京再见李大钊深受启发共产国际维经斯基抵华帮助建党
- 第42集:陈独秀正式建立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坚定信仰
- 第43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革命先烈誓死捍卫信仰
第34集:学生运动获得大胜利政府被迫罢免曹章陆
陈独秀独自坐在房间的椅子上,点燃的煤油灯一直照耀着他严肃的脸庞。清晨,起来的延年拿起一捧米喂给鸽子,看着父亲的房间扫着地。陈独秀光着脚衣衫不整的躺在桌子上熟睡,手里紧握的稿子写的是《研究室与监狱》,对社会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发起了尖锐的探讨。
李大钊站在街上进行宣讲,天津和上海的学生实施罢课以支援北京学生运动,北大学生要求严惩卖国贼,青岛不签字,不接受胡仁源出任北大校长,并立志非允后不散。北洋政府暴力镇压学生运动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北京数十家高校师生及工人、商人等各阶层群众纷纷发起游行,五四运动迅速蔓延,像一座座火上在全国各地爆发。
代理教育总长傅岳棻和吴炳湘等着钱能训,上海已经出现了三罢,且欧洲巴黎东京都已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各外国势力都在要求北洋政府马上控制局势。段祺瑞要求想尽一切办法务必稳住北京的局面,徐世昌决定撤离步兵、宪兵等军队,由京师检察厅全权负责北京的治安。吴炳湘对此颇有微词,军队都不在了光靠警察有何用,但事已至此,傅岳棻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并且军警不得再掺和学生的事情。为此,吴炳湘又和傅岳棻嚷嚷了起来,钱能训气愤地阻止了二人的争执,让他们马上去处理各自的事务,吴炳湘拿着裁撤军队的命令无奈地叹着气。
徐世昌发布总统令,宣布释放被关押的学生,并撤离所有警察。但看着被打开的房门,学生们无一人走出。北京学联向全国发出电文,政府如此无理关押爱国学生,蔑视人权,这样何以为国,他们决不能自行散去,他们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如此他们才会走出“监狱”。面对学生的要求徐世昌召开会议,眼下巴黎中国代表团的驻地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再不释放学生,代表团的成员恐怕就会被当作卖国贼被围攻。钱能训提出不能因为这么几个人而不顾大局,徐世昌看着众人纷纷响应钱能训的提议,这才慢吞吞地要副总统代为向学生致歉,并发布了对曹章陆三人的罢免令。学生们得知曹章陆三人的罢免命令,高呼中国学界万岁的口号,庆祝他们获得的胜利。
陈独秀同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在编辑部喝着茶,谈起学生运动和巴黎和约,鲁迅提出是时候打掉国民性中逆来顺受的奴性,但胡适却认为第一要务是上课,爱国和救国应是长久之计。陈独秀对此深为不认同,他打断这一话题,提起《新青年》下一步的打算。众人皆觉得应该趁热打铁拒绝签订巴黎和约,如此腐朽的政权应该和他斗争到底。但胡适却不主张暴力革命,与众不同的想法让他和编辑部的同仁已是接任不同。
陈独秀和李大钊提起要考虑胡适的感受,不要对他太过批驳让他觉得受到孤立,李大钊只是将胡适当做自己人所以才直言以对。陈独秀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倾向,二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但中国目前还尚未有全部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他们决定将现有的资源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李大钊越来越肯定马克是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更觉得俄国十月革命是先进的革命,它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帝国的薄弱处爆发,李大钊深以为然,觉得像中国这样积贫积弱的国家也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
陈独秀邀请李大钊和胡适来家中吃饭,延年拿着邹永成将军送来的两壶酒,陈独秀倒出酒来想和他们庆祝学生被释放,五四运动获得胜利的喜悦。乔年气愤地看着延年进去和父亲、先生一起吃饭,未成年的自己却要和弟弟妹妹们坐在院子里吃饭,抗议这也是封建礼教。陈独秀拿出自己编写的《北京市民宣言》,交由延年进行念读,提出五条宣言,要求民众拥有集会自由等权益,陈独秀就此要将学生运动拓展为社会运动,并要公开宣称若政府不同意便将斗争进行到底。李大钊对此当然是非常高兴,更是提出自己要亲自上街去发传单。胡适劝他已经是北大的青年导师,不必做这些自毁学术前程的事情。三人的思想矛盾已经越来越大,胡适自知和陈李二人的想法已渐行渐远,喝得大醉的他推开众人独自踏上回家的路。李大钊知道陈独秀已不再方便出面,对于这篇宣言的印发他决定由自己全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