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刘娥入王府,元侃遭暗算
- 第2集:秦王之子出场,大皇子德昭回京
- 第3集:元侃被关入大牢秦王意要造反
- 第4集:三位皇子治水刘娥带孕离开
- 第5集:元僖暗杀元侃刘娥元侃重遇
- 第6集:元佶与皇后被撞破元僖自刎身亡
- 第7集:赵匡义驾崩元侃继位
- 第8集:两国交换质子刘娥噩梦不断
- 第9集:寇准被匿名信陷害
- 第10集:潘玉珠怀上龙嗣耶律康被劫走
- 第11集:耶律康被杀李沆病逝
- 第12集:李沆驾崩刘娥执意带耶律康尸首回辽
- 第13集:萧绰率辽军来袭大臣劝皇帝亲征
- 第14集:皇上准备亲征冀王预谋造反
- 第15集:潘玉姝欺君隐瞒身孕伽凌在征战中发现身孕
- 第16集:冀王意图造反元侃犹豫南下
- 第17集:辽宋决战澶渊王超被捕
- 第18集:潘玉姝流产赵吉沦为人质
- 第19集:赵吉去世辽宋议和
- 第20集:大臣阻止刘娥入宫元侃晕倒
- 第21集:刘娥前去皇陵玉姝针刺皇帝
- 第22集:玉姝再孕天花肆虐皇城
- 第23集:钟樵自尽赵佑染病
- 第24集:六指公主出生刘娥回宫
- 第25集:元侃昏迷刘娥批改奏折
- 第26集:冀王崩溃拔刀向妻儿
- 第27集:玉姝设陷阱反害己
- 第28集:婉儿侍寝辽宋再起瓜葛
- 第29集:耶律留守发难元侃苏醒
- 第30集:刘娥缝凤袍为由以留下使臣
- 第31集:吉兆出现天降仙书
- 第32集:元侃留下旵儿
- 第33集:婉儿怀孕玉姝使诈
- 第34集:刘娥封后萧太后驾崩
- 第35集:党项求和刘娥饮甘露
- 第36集:刘娥滑胎
- 第37集:刘娥孕吐
- 第38集:宸妃死里逃生孩儿无救
- 第39集:李载沣调查真相
- 第40集:玉姝偷情事发
- 第41集:东窗事发潘家没落
- 第42集:十年后元侃病情加重
- 第43集:寇准被降职王钦若担任宰相
- 第44集:寿康及笄远嫁辽国
- 第45集:受益病倒元侃决定去泰山封禅
- 第46集:刘娥监国元侃出发
- 第47集:受益见到婉儿元侃驾崩
- 第48集:元侃驾崩冀王妃教唆谋反
- 第49集:元侃梓宫回京婉儿去世
- 第50集:找不到遗嘱受益登基
- 第51集:丁谓谋权受益认识曹汝
- 第52集:丁谓贪污坐实权利崩塌
- 第53集:陵阳流产寇准去世
- 第54集:受益倾心清悟
- 第55集:受益和清悟私奔
- 第56集:受益发现真相
- 第57集:曹太傅触柱身亡
- 第58集:丁谓针对苏义简
- 第59集:苏义简赴死
- 第60集:受益迎娶清悟
- 第61集:刘娥进太庙见元侃
第9集:寇准被匿名信陷害
元侃被拦在门口,不知道刘娥心中所想,刘娥开口希望元侃将耶律康放出大理寺,元侃没有想到刘娥不知自己心中只是想要保护她的周全,但刘娥满口都是想要离开去上京照顾赵吉,这令元侃恼怒不已,只能疾步离开。
第二天,苏义简上来求见询问元侃和刘娥近来因为耶律康生出的矛盾,苏义简替刘娥说话,解释到一切都是两人对于耶律康的看法不同,刘娥将耶律康看作是顽劣的孩子需要照顾,早已将其看作是亲生骨肉。元侃听后只得叹息,不再多说。此时,刘娥在渡云轩收拾着行李,元侃执意关押耶律康,而自己的亲生骨肉却在上京受苦,刘娥执意想要离开自行前往上京陪伴赵吉,苏义简赶紧带元侃追上刘娥,看着无比倔强而又坚定的刘娥,元侃最终还是点头应允。
耶律康被接回了渡云轩,刘娥亲历亲为帮其照顾饮食,准备耶律康习惯的饮食,甚至请来苏义简来教导耶律康诗书礼仪,希望能够让耶律康更明白事理,为两国的未来换来太平。苏义简深知刘娥的善良与诚恳,就将此事答应了下来。
早朝之上,大臣报道到王均叛党率进军蜀地,元侃知道若不平息叛贼,必定后患无穷,于是迅速命大臣前去抓捕叛贼。苏义简原本细心教导耶律康学写字,可耶律康脾气一上头,撕了苏义简的所有书稿,苏义简明白这只是耶律康自我保护的模式,鼓励耶律康学会写信给萧绰,这才使得耶律康静下心、拿起笔。
赵吉在马场喂马,十分上心。木易牵马走来,铁镜觉得眼前的木易十分有趣,便以比拼剑术为由,和木易过招,果然还没几轮下来,铁镜输了比试,命令木易做自己的教头。就连一旁的赵吉都看穿了铁镜的目的,笑出了声。
刘娥深夜制作蜀绣,特意为耶律康缝了一床被子,看在苏义简近日劳苦功高,便为他缝了件衣服。两人为耶律康洗漱收拾,看着耶律康偶尔露出的孩童面貌,两人对视一笑。
早朝上,平乱失败,叛军气势更甚,眼看叛军南下,丁谓自动请缨,甚至只需要厢兵来敌五万大兵,其他大臣以为丁谓只是夸下海口,但丁谓却坚持领命,立下军令状。耶律康受到刘娥多日照顾,性情终于变得温顺许多,这次二皇子生辰来到,刘娥让苏义简带耶律康进宫面圣,原本不情不愿,但只要继续呆在刘娥的身边,耶律康的倔脾气也终于被降服,乖乖地对皇上和皇后行礼。得知原本火爆脾气的耶律康被刘娥教导得知书达理,一旁的潘玉珠满脸不服气,可皇上十分欣慰,皇后让二皇子佑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耶律康,佑儿这才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走马灯,送给耶律康,两人聊起休闲玩乐的日子,佑儿十分羡慕耶律康的快活,而自己却不曾走出过皇宫,耶律康便带耶律康爬上宫殿的最高处来眺望皇城风景,谁知赵佑不小心脚滑,耶律康赶紧拉住赵佑,可气力不够,好在最后由苏义简等人赶来接住赵佑。
朝堂之上,大臣们猜测两个孩童的一举一动背后是否另有阴谋,甚至猜到是刘娥来指示耶律康,还有大臣提出要将耶律康关押到大理寺惩戒,可元侃早已视耶律康为己出,于是当众下令封耶律康为燕安王,封住了大臣们的口,还和刘娥一起商讨,给耶律康起了一个汉名,叫做赵礼。
灵州送来密折,原来是知府通报,李继迁发兵作乱,不仅劫去军粮,还斩去运送兵。寇准坚持要先除党项之乱,正面辩驳王钦若的看法,令元侃颜面无存。退朝之后,元侃发现了一封匿名奏折,奏折中不仅责怪皇帝无视党项霍乱,又指责刘娥,元侃将奏折交给明察秋毫的太傅暗中调查。随后,礼部侍郎李沆受召入宫,原来是吕端去世,正在吕端去世前,便交代让李沆来任丞相,于是元侃便召见李沆,亲自封为宰相。
郭翰林和太傅见面,两人聊起匿名奏折的事情,猜测写奏折的人正是王钦若,以此来嫁祸寇准,如今寇准可能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于是王钦若便出此下策,郭翰林为太傅挑明,让太傅不必这么快向皇上报出实情。
天气炎热,刘娥为耶律康扇风,元侃前来探望,耶律康问起为何两人不同住寝宫,元侃不语,只由刘娥出声解围。两人共同谈论起现状,刘娥很是欣赏寇准,可元侃却很是烦恼寇准的激烈语言,没想到刘娥也为他说话,元侃一怒之下,禁止刘娥再谈国事,自己便恼怒离开,移驾淑妃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