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刘娥入王府,元侃遭暗算
- 第2集:秦王之子出场,大皇子德昭回京
- 第3集:元侃被关入大牢秦王意要造反
- 第4集:三位皇子治水刘娥带孕离开
- 第5集:元僖暗杀元侃刘娥元侃重遇
- 第6集:元佶与皇后被撞破元僖自刎身亡
- 第7集:赵匡义驾崩元侃继位
- 第8集:两国交换质子刘娥噩梦不断
- 第9集:寇准被匿名信陷害
- 第10集:潘玉珠怀上龙嗣耶律康被劫走
- 第11集:耶律康被杀李沆病逝
- 第12集:李沆驾崩刘娥执意带耶律康尸首回辽
- 第13集:萧绰率辽军来袭大臣劝皇帝亲征
- 第14集:皇上准备亲征冀王预谋造反
- 第15集:潘玉姝欺君隐瞒身孕伽凌在征战中发现身孕
- 第16集:冀王意图造反元侃犹豫南下
- 第17集:辽宋决战澶渊王超被捕
- 第18集:潘玉姝流产赵吉沦为人质
- 第19集:赵吉去世辽宋议和
- 第20集:大臣阻止刘娥入宫元侃晕倒
- 第21集:刘娥前去皇陵玉姝针刺皇帝
- 第22集:玉姝再孕天花肆虐皇城
- 第23集:钟樵自尽赵佑染病
- 第24集:六指公主出生刘娥回宫
- 第25集:元侃昏迷刘娥批改奏折
- 第26集:冀王崩溃拔刀向妻儿
- 第27集:玉姝设陷阱反害己
- 第28集:婉儿侍寝辽宋再起瓜葛
- 第29集:耶律留守发难元侃苏醒
- 第30集:刘娥缝凤袍为由以留下使臣
- 第31集:吉兆出现天降仙书
- 第32集:元侃留下旵儿
- 第33集:婉儿怀孕玉姝使诈
- 第34集:刘娥封后萧太后驾崩
- 第35集:党项求和刘娥饮甘露
- 第36集:刘娥滑胎
- 第37集:刘娥孕吐
- 第38集:宸妃死里逃生孩儿无救
- 第39集:李载沣调查真相
- 第40集:玉姝偷情事发
- 第41集:东窗事发潘家没落
- 第42集:十年后元侃病情加重
- 第43集:寇准被降职王钦若担任宰相
- 第44集:寿康及笄远嫁辽国
- 第45集:受益病倒元侃决定去泰山封禅
- 第46集:刘娥监国元侃出发
- 第47集:受益见到婉儿元侃驾崩
- 第48集:元侃驾崩冀王妃教唆谋反
- 第49集:元侃梓宫回京婉儿去世
- 第50集:找不到遗嘱受益登基
- 第51集:丁谓谋权受益认识曹汝
- 第52集:丁谓贪污坐实权利崩塌
- 第53集:陵阳流产寇准去世
- 第54集:受益倾心清悟
- 第55集:受益和清悟私奔
- 第56集:受益发现真相
- 第57集:曹太傅触柱身亡
- 第58集:丁谓针对苏义简
- 第59集:苏义简赴死
- 第60集:受益迎娶清悟
- 第61集:刘娥进太庙见元侃
第29集:耶律留守发难元侃苏醒
萧绰看着耶律留守离开的身影,和丞相商讨起今日朝堂的事情,两人都认为,元侃并非有意,萧绰考虑到,如今要还政给皇帝,自己不想再过多反驳皇帝的决策,就由着耶律留守奉旨前去大宋。
今日的奏折送到,众大臣仍是未看到元侃的身影,潘太傅想到元侃已经十日没有上朝,却仍是按时批改奏折,不禁心生疑惑,催促着张景宗,想要见到元侃是否真的“偶感风寒”。刘娥及时出现,以传皇上口谕为由,安排起秋祭事宜。寇准当众怀疑奏折字迹出自刘娥之手,无奈刘娥与元侃字迹极为相似,就连身为元侃老师的曹太傅也无法辨别。曹太傅又再提起想要面圣,待刘娥问起,曹太傅却支支吾吾说出立太子的事情,刘娥借机发难,质问众臣冒犯之罪,这才吓得众人赶紧作揖,目视刘娥离开。
刘娥命令景宗给冀王府送去上好的布匹,顺便让冀王妃带上刚出生的孩子一同进宫。在冀王府中,曹王妃坐在一旁啜泣,曹太傅也低头叹息,原来是刘娥提出要留那新出生的小王爷旵儿在宫中多呆几日,曹王妃放心不下,曹太傅怕刘娥另有企图,莫不是投鼠忌器之意。可一旁的冀王却全心全意投在临摹画作,根本听不进那哭泣的声音。等和曹太傅独处时,冀王问起皇上是否真的病重,曹太傅根据几日的猜测点头示意,可冀王却怀疑这病紧接着狸猫之事出现,莫非是皇上设局刺探。一切疑云只能等到秋祭之日,皇上是否出现。
刘娥看着奶娘怀中的旵儿,如今为了江山安稳,为了牵制朝堂,刘娥也不得不留住这小王爷在殿中。秋祭即将来到,可元侃却没有苏醒之意,刘娥的心中不禁泛起担忧。
回到寝宫中,刘娥尽心尽力伺候着元侃,看着元侃沉睡的面容,刘娥忍不住将近日的烦恼倾吐,苦苦唤着元侃的名字,刘娥不禁幻想着元侃醒来的日子,两人能够再生一子,待江山易主,两人再共享逍遥日子。只见刘娥抱着元侃的身子,在美丽的幻想中,默默流下泪水。
玉姝在花园中等待兄长潘良出现,只听见一阵怪声传出,玉姝一路追寻这声音,却看到一个密封的房间,玉姝颤抖着打开门锁,只见一只狸猫窜出,玉姝吓得跌倒在地。狸猫逃跑,潘良气得挥手给了玉姝一掌。自己好不容易豢养了一只听到鼓声就发狂的狸猫,还被玉姝不小心放走。上一次中秋宴会,潘良故意引导玉姝去提议刘娥打鼓,结果奸计失败,如今想要故技重施都不行。玉姝反驳道,自己与元侃定是生不出儿子,再徒劳也无妨。谁知潘良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让玉姝争宠,而是想要效仿太祖夺江山,让这皇位改姓潘…
苏义简在大街上发现了大量辽军骑马在街头,一看到领头的耶律留守,苏义简赶紧报告给刘娥,此次必定来者不善。苏义简见刘娥说话句句有所保留,便直接指出,以自己对刘娥笔迹的熟识,在奏折上留下批注的必定是刘娥,而非元侃。好在发现的是苏义简,刘娥也就全盘托出,目前的元侃仍处于昏迷之中,苏醒尚未有期。
耶律留守来到宫门口,坚持要面见皇上,苏义简依刘娥的旨意,设宴于集英殿。只见刘娥一人出现,众大臣又开始询问起元侃的身体状况,却一一被刘娥驳回。谁知耶律留守一出现便嚷嚷着要亲自见到元侃,声称元侃破坏了盟约。一旁的曹太傅借此也开始向刘娥发难,请求元侃出现,眼看刘娥即将抵挡不住,元侃在张景宗的搀扶之下出现,开始正式接待耶律留守。宴会开始,耶律留守便呈上了那些次品,索要一个交代,元侃望着耶律留守咄咄逼人的样子,沉默不语。
在元侃昏迷的十多天中,李婉儿坚持求佛拜神以祈祷元侃苏醒,如今元侃前去参加宴席,宫女们赶紧将消息通知给李婉儿,多日思虑过重再加上长跪不起,李婉儿显然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刺激,一下晕倒在佛堂。太医诊断后,说到李婉儿身体虚弱,多日疲惫而导致晕倒。奶娘听后便拜托董太医开药。
元侃将次品之事交给寇准来查,保证十日之内给一个交代。可耶律留守故意提到自己要前去拜祭天下之祖轩辕帝,自己奉辽太宗之意去祭拜。全场都听出来,耶律留守是故意以祭拜之意,要霸占轩辕帝所在的新郑,这一举动自然是违反了两国盟约,可祭拜的理由无懈可击,元侃也无法阻拦,只能盼着寇准能够尽快查出真相。
寇准与元侃找来王钦若和丁谓,两人以次充好的事端托出,这下引得元侃大怒,交代两人再去准备四万布匹以归还大辽,并且禁止王钦若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