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刘娥入王府,元侃遭暗算
- 第2集:秦王之子出场,大皇子德昭回京
- 第3集:元侃被关入大牢秦王意要造反
- 第4集:三位皇子治水刘娥带孕离开
- 第5集:元僖暗杀元侃刘娥元侃重遇
- 第6集:元佶与皇后被撞破元僖自刎身亡
- 第7集:赵匡义驾崩元侃继位
- 第8集:两国交换质子刘娥噩梦不断
- 第9集:寇准被匿名信陷害
- 第10集:潘玉珠怀上龙嗣耶律康被劫走
- 第11集:耶律康被杀李沆病逝
- 第12集:李沆驾崩刘娥执意带耶律康尸首回辽
- 第13集:萧绰率辽军来袭大臣劝皇帝亲征
- 第14集:皇上准备亲征冀王预谋造反
- 第15集:潘玉姝欺君隐瞒身孕伽凌在征战中发现身孕
- 第16集:冀王意图造反元侃犹豫南下
- 第17集:辽宋决战澶渊王超被捕
- 第18集:潘玉姝流产赵吉沦为人质
- 第19集:赵吉去世辽宋议和
- 第20集:大臣阻止刘娥入宫元侃晕倒
- 第21集:刘娥前去皇陵玉姝针刺皇帝
- 第22集:玉姝再孕天花肆虐皇城
- 第23集:钟樵自尽赵佑染病
- 第24集:六指公主出生刘娥回宫
- 第25集:元侃昏迷刘娥批改奏折
- 第26集:冀王崩溃拔刀向妻儿
- 第27集:玉姝设陷阱反害己
- 第28集:婉儿侍寝辽宋再起瓜葛
- 第29集:耶律留守发难元侃苏醒
- 第30集:刘娥缝凤袍为由以留下使臣
- 第31集:吉兆出现天降仙书
- 第32集:元侃留下旵儿
- 第33集:婉儿怀孕玉姝使诈
- 第34集:刘娥封后萧太后驾崩
- 第35集:党项求和刘娥饮甘露
- 第36集:刘娥滑胎
- 第37集:刘娥孕吐
- 第38集:宸妃死里逃生孩儿无救
- 第39集:李载沣调查真相
- 第40集:玉姝偷情事发
- 第41集:东窗事发潘家没落
- 第42集:十年后元侃病情加重
- 第43集:寇准被降职王钦若担任宰相
- 第44集:寿康及笄远嫁辽国
- 第45集:受益病倒元侃决定去泰山封禅
- 第46集:刘娥监国元侃出发
- 第47集:受益见到婉儿元侃驾崩
- 第48集:元侃驾崩冀王妃教唆谋反
- 第49集:元侃梓宫回京婉儿去世
- 第50集:找不到遗嘱受益登基
- 第51集:丁谓谋权受益认识曹汝
- 第52集:丁谓贪污坐实权利崩塌
- 第53集:陵阳流产寇准去世
- 第54集:受益倾心清悟
- 第55集:受益和清悟私奔
- 第56集:受益发现真相
- 第57集:曹太傅触柱身亡
- 第58集:丁谓针对苏义简
- 第59集:苏义简赴死
- 第60集:受益迎娶清悟
- 第61集:刘娥进太庙见元侃
第1集:刘娥入王府,元侃遭暗算
北宋初年,赵匡义继位后,为收复幽州十六州御驾亲征,最后中箭负伤,箭伤久治不愈,赵匡义决定立太子以安邦定国。三位皇子如今皆以长大成人,赵匡义向宰相赵晋询问到立储的看法,赵普肯定文武双全且忧国忧民的三皇子。赵匡义直言道自己最为忧心的并非三位皇子,按照传位旧制,皇位应当交给秦王,但平日骄纵不法的秦王实在难以服众,就此一事,赵匡义与赵普达成一致,准备先发制人。
第二日早朝,赵匡义立下圣旨:三位皇子最先诞下皇孙者,便能够得到储君之位。听到圣旨的长子—楚王赵元佐以此次子—许王赵元僖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只能下跪领旨。散朝后,许王愤恨地向楚王抱怨着,如今三皇子元侃的妃子即将临盆,父皇明显是偏袒,楚王不语,只是不敢相信父皇会为了三弟而打破旧制。殿堂内,元侃跪在赵匡义面前,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自己不愿越矩得到皇位,这番话使得赵匡义恼怒不已,此时云州将军前来报道,云州受外敌攻击,如今兵临城下,正处于危难之中,一旁的元侃听后便主动请缨,赵匡义听后也是眉头紧皱,不过为了三皇子日后能够征服人心,还是点头答应。
战火连天又逢天灾不断,朝廷陷入内忧外患、前途未卜。元侃在外御敌,而他的襄王妃临盆在即,恰逢地震,王宫中地动山摇,侍女李婉儿急忙去扶,奶妈赶紧去取来热水,为王妃接生。就在此刻,皇宫瞬间坍塌成为废墟,皇上和四弟楚王被困,好在皇子们积极寻找,年迈的赵匡义才再捡回一条命。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皇孙恰巧也在这场震荡中诞生。
早朝时,众人向赵匡义报喜,可将领却冲入大殿上,说到三皇子在地震中坠入悬崖身亡。喜事的愉悦还未散开,襄王妃与赵匡义便开始为元侃守灵,看着灵堂上熊熊燃烧的火盆,赵匡义回想到与楚王同时压在废墟下,以为自己必死无疑,面对楚王的询问,赵匡义干脆承认自己为了皇位杀死二哥,伪造遗诏,并且承诺,如果能够存活下来,赵匡义愿意立德昭为太子。襄王妃还沉浸在悲痛之中,突然有侍女跑来通知说道:王爷没死,而是平安回来了。
同样大难不死的楚王此刻却无法心静,皇帝的坦言令楚王感到不齿,虚假的承诺也再无法得到楚王的信任,原以为剩下的两位皇子会为了皇位勾心斗角,但是听到了皇子们急切前来废墟想要救出赵匡义的声音,楚王的表情徒添了几分懊恼。
元侃果然未死,不仅如此,甚至还牵着一匹马,上面坐着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襄王妃急切去迎,却发现了陌生女子的身影。刘娥在战火下被元侃相救,这才被一路带回了王府。奴婢们为刘娥梳洗,却故意在刘娥面前谈论到王妃在王府不可撼动的地位,刘娥不解为何襄王妃愿意答应元侃将自己带入王府,奴婢们只是说到王妃一心想要王府再添丁火。看似只是简单的服侍,实际上,这些奴婢们都在替王妃摸清刘娥的身子,看着刘娥肩上的图案,老奴婢认出是怀过孩子的标记,迅速将情报转告给王妃,安慰说到,原来刘娥不过是王爷带回来的村妇,当作下人,这才令王妃宽心不少。
夜已深,元侃与王妃同在一张床上,心里的想法却尽是不同,元侃回想到自己解救了刘娥之后遇上地震,刘娥竭力救回自己,甚至磨药费心照顾,听着刘娥哼唱的歌谣,烛火下的她在元侃的眼中显得更有韵味。襄王妃攀上元侃的肩头,提出想要留刘娥做府内丫头,可元侃只是默不作声,一下吹灭烛火,冷漠说道要带刘娥见皇上。
第二天,襄王妃替元侃带赏赐给刘娥,以奖赏刘娥救下元侃,谁知刘娥根本没有要臣服的姿态,只是礼貌地拒绝。近几日来,元侃的冷漠相对已经使得襄王妃担忧不已,刘娥的出现更令襄王妃怀疑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陌生的环境使得刘娥变得觉少,不忍女侍官李婉儿为自己受冻,刘娥亲切地招呼她和自己一同入眠,被问到忧心事,刘娥又再次陷入到回忆当中,出生于蜀地的自己却饱受战乱的迫害,熟悉的村镇被辽军破坏,连自己依赖的婆婆也惨死在敌人的刀下,元侃听后很是动容,这才决定将刘娥拯救出危难中。但看到眼下的情况,刘娥反倒宁愿和元侃粗茶淡饭,也不要像这样勾心斗角。看到刘娥的处境,李婉儿回想到自己过世的姐姐,真情感染之下,两人认了姐妹,婉儿兴奋地带着刘娥俯视王府,仔细介绍起来。
襄王妃看着刘娥闯入自己的生活,一步步踏入王府,即使再有不甘,也只得接受。元侃决定带着刘娥上朝向皇帝要个名号。但一看到三皇子一家人,赵匡义急着要见皇孙,谁知皇孙一到皇上的手上就哭个不停,刘娥主动上前请求、哄好了皇孙,皇上不禁好奇起来,元侃借机为刘娥讨要封号,赵匡义便提出让元侃抱着皇孙举办初生礼来冲喜,礼后便答应让元侃迎娶刘娥。
初生礼当日,民众们围观看着襄王妃抱出皇孙,谁知在一片祥和中,刺客混入在人群当中,一箭射中王妃,王妃急忙将皇孙递给一旁的侍从,谁知竟在混乱中递给了刘娥,情急之下,刘娥带着皇孙逃跑,一路到了市集上,刘娥正准备带着王妃回到王府,谁知一个路人突然掏出刀来逼向皇孙,使得皇孙丧命于集市。受到箭伤的王妃得知消息之后痛彻心扉,刘娥遭受误会落入大牢,婉儿十分信任刘娥,请求奶娘在王妃面前帮忙说情,而另一边,元侃在大殿上向皇帝磕头想要换来刘娥一条性命,但皇上还是执意赐毒酒,最后还是由奶娘以换取元侃的好感为由劝说王妃饶过刘娥。王妃思索之后,还是忍痛拿出父亲郭翰林寄来的令牌,让婉儿将其交给承事郎苏以简来搭救刘娥。一听到刘娥的名字,苏以简似乎想到了什么,思索不已。
元侃久跪在殿前,王妃也一同赶来,为刘娥求情。皇上看着懂事的郭妃,不禁更怒于元侃被刘娥迷惑了心智,决定不改圣旨。困在大牢中的刘娥看着送来的毒酒,心中万分不甘却也只得吞下,刘娥端起毒酒一饮而尽,顿时药效发作、倒地不醒。
在王府,李婉儿闯进厅堂,一脸遗憾说道自己来迟一步,没有救回刘娥。怒气攻心的元侃还未出声,圣旨又再次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