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杨开慧书信重见天日
- 第2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
- 第3集:国共第一次合作成功
- 第4集:孙中山决定冒险北上
- 第5集:孙中山溘然长逝
- 第6集:蒋介石发起整军肃党
- 第7集:叶挺铁军北伐连连告捷
- 第8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爆发
- 第9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第10集: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第11集:南昌起义成功了
- 第12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诞生
- 第13集: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 第14集:杨开慧英勇就义牺牲
- 第15集: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行动
- 第16集:湘江之战损失惨重
- 第17集:遵义会议召开
- 第18集:方志敏翟秋白牺牲
- 第19集:毛泽东带领部队北上行军
- 第20集:张国焘南下百丈关大败
- 第21集:张学友、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 第22集:平型关大捷军心振奋
- 第23集:杨靖宇弹尽绝粮壮烈牺牲
- 第24集:皖南事变叶挺被捕
- 第25集:军事观察组进入延安实地考察
- 第26集:1945年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
- 第27集:国共签订双十协议
- 第28集:毛岸英参加劳动大学学习
- 第29集:孟良崮战役扭转战局
- 第30集:粟裕拒绝南下渡江计划
- 第31集:毛泽东笔杆子逼退傅作义
- 第32集:百万雄师渡江作战
- 第33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 第34集:毛岸英陈思齐成婚
- 第35集:决定出兵抗美援朝
- 第36集:梁兴初贻误战机挨骂
- 第37集: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牺牲
- 第38集: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 第39集:美军的和谈只是缓兵之计
- 第40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了
第5集:孙中山溘然长逝
孙中山登上了北上的军舰。陈独秀得知这一消息,表示中国共产党非常认同,施存统表示如果和谈成功,国家统一,那就太好了。毛泽东则觉得此事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国焘有点担心北洋政府是否是真心和谈 ,李大钊则非常担心孙中山扶病北上的身体,陈独秀发表看法,并让毛泽东记录好。
1924年12月,经中国中央同意,毛泽东偕杨开慧等回到湖南,一边养病,一边开展社会调查,发动农民,组织秘密农协,积极进行建党建团活动,并成立中共农村党支部。
孙中山北上后,陈炯明组织七万大军,自称救粤军,兵锋直指广州。蒋介石提议陆军军官学校全体组成校军出征,叶剑英支持出兵,但也有部分人提出异议。蒋介石力排众议,决议全军出动,一个兵都不留,自己则亲子率队奔赴前线,一战打出黄埔军校的名号。周恩人非常欣赏蒋介石作为革命军人此股勇气。而其实黄埔军校的陈赓等学员也跃跃欲试想要赴战场对抗军阀。
孙中山同意了军校东征的申请,命令已经发到广州的司令部了。蒋介石宣布黄埔军校教导一团、教导二团、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队等等全体组成校军,配合友军出兵东征。出师东征大动员会在蒋介石的主持下正式开展,校军投入到真枪实弹的战争中。军阀武器装备精良,校军伤亡太大了。周恩来告诉学员我们必须在淡水破局,不然此番东征很可能会遭遇失败。
陈赓、郑洞国等人纷纷报名敢死奋勇队,这雄心壮士争先恐后的场面非常的感染人。战前,学员们掏心肺的交代后事,想着明天的仗该怎么打。次日,攻城正式开始,两方交战形势严峻,奋勇队冲锋陷阵,虽伤亡惨重,但依旧勇者无畏,向着炮火一步步逼近城墙。没多久,战报表示奋勇队被敌人压制,战况危急中,黄埔二期和三期纷纷自告奋勇请求参战。
投身革命的校军皆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以身犯险一步步一点点逼近淡水城,为了攻城,校军们搭起了人梯登上了淡水城,战况开始反转,淡水城成功拿下,军心振奋,高声呼喊我们胜利了。
孙中山微弱之时留下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言。1925年3月12日9点30分,孙中山溘然长逝。北京大学内,陈独秀、国焘等人为孙中山举行悼念仪式。孙中山一生致力革命,其母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醒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务须依照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积极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周恩来蒋介石等人悼念宣誓继承孙中山之遗志,誓死战斗,再造共和。
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工作,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党还建立了以叶挺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同时在李大钊等人的艰辛开拓下,北方地区的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大革命的前景光明。
立大功者多数为共产党,蒋介石有些生气所办的黄埔军校在替共产党培养人才,蒋介石决议要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奖励机制让更多人加入国民党,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运动及其后的省港大罢工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和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大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
1925年9月,毛泽东奔赴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1926年,蒋介石以叛乱为由,逮捕了海军局局长李之龙,扣押中山舰,将水兵缴械关押,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支。
周恩来找到蒋介石,对中山舰事件讨要说法,但蒋介石坚持他们策动兵变,破坏两党的团结。周恩来提出西山派会议才是策动兵变,但也未见有何举措。周恩来和蒋介石针锋相对,讨要彼此立场说法。毛泽东回到家后,为被扣押的周恩来、李志龙找陈延年商讨,主张面对蒋介石态度必须强硬。
蒋介石担忧共产党和国民党抢夺人心、抢夺人才,自己无法想象此事发展下去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