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邯郸战变起仓促吕不韦临危受托
- 第2集:秦公子归国夺嫡拜华阳夫人为母
- 第3集:嬴傒刺杀吕不韦五国合纵攻秦城
- 第4集:秦王稷梦会嬴政落魄王孙初长成
- 第5集:赵姬携子归咸阳新朝人事多风雨
- 第6集:嬴政尽显真胆识吕不韦传授学问
- 第7集:两代储君三日替贱商岁首突拜相
- 第8集:化周之战有长策五万秦军撼山东
- 第9集:吕氏新政惹猜忌李斯入秦辅明君
- 第10集:立嫡之争起异数王室血脉成谜团
- 第11集:嬴政出逃寻亲父百官联合抗华阳
- 第12集:章台宫风雨如磐嬴异人临终传位
- 第13集:仲父当国显擅权乾纲独断策不乱
- 第14集:奇才李斯谋出路略施奇招拜相府
- 第15集:韩非子谏言变法郭开献策助赵偃
- 第16集:韩王欲修渠疲秦使臣无人见嬴政
- 第17集:嫪毐入榻侍赵姬吕不韦会谈李斯
- 第18集:赵偃拒绝入秦国嬴政试李斯真心
- 第19集:太子佾被罚修陵赵王丹大限将至
- 第20集:奸佞掌权害忠良燕秦连横伐敌国
- 第21集:甘罗凭嘴夺城池嬴政失信弃姬丹
- 第22集:嬴政杀甘罗示威李斯入秦廷事君
- 第23集:楚国女美人心计秦王政情窦初开
- 第24集:嬴政许诺娶芈华赵姬归城指王姻
- 第25集:三辕各撤定国计二女争后皆未立
- 第26集:吕不韦异心渐起赵国手足欲相杀
- 第27集:伯侄共唱红白脸内忧外患乱人心
- 第28集:五国合纵搞偷袭秦军则防不胜防
- 第29集:留守儿童太子丹孤寡老人吕不韦
- 第30集:赵国二傻子当家秦国三脚足鼎立
- 第31集:咸阳城流言四起吕相邦瞻前顾后
- 第32集:秦国外患尚未平怎料内忧再频起
- 第33集:侍婢遇害掩真相成蟜之死为棋子
- 第34集:君臣父子终离心奸佞当朝蛀栋梁
- 第35集:静坐观鹬蚌相斗待满时揽收饵网
- 第36集:权相建河渠利民阉侯领门客上千
- 第37集:魏地求和成定数华阳行卜皆有变
- 第38集:春申君遇刺成疑王长子扶苏降世
- 第39集:吕不韦访关内侯嫪毐狩猎遇刺客
- 第40集:关内侯含冤身死宫闱乱众人皆知
- 第41集:宗室效忠秦王政外贼内子欲窃国
- 第42集:秦廷之下风云涌假父通敌起政变
- 第43集:吕相邦欲杀嫪毐秦王政以国作注
- 第44集:狼烟直驱章台宫战云齐聚咸阳城
- 第45集:冬儿舍命护扶苏王翦冒死救秦王
- 第46集:臣民同心平逆乱嬴政与母情分断
- 第47集:嫪毐被车裂身亡吕不韦离开咸阳
- 第48集:秦王初政飓风起宗室外客不两立
- 第49集:诸臣相送吕不韦韩国疲秦引惊雷
- 第50集:李斯呈谏逐客书赵偃欲千金买骨
- 第51集:赵难留才德之士秦智取忠恕之臣
- 第52集:秦军攻魏夺垣城东出之日近朝夕
- 第53集:郭开入秦抓赵姬众臣谏言迎太后
- 第54集:细作入秦抓赵姬郭开入狱叛赵偃
- 第55集:秦真攻占假结盟太子丹入秦为质
- 第56集:赵偃行暗杀失败姬丹被嬴政软禁
- 第57集:太子丹挑唆赵姬秦王政将计就计
- 第58集:赵佾暗中谋王位燕国将面临危矣
- 第59集:赵偃昏庸害庞煖李牧守城抗秦军
- 第60集:邯郸城濒临绝境倡王后色诱赵佾
- 第61集:秦篆强推至诸国李斯临齐辨群儒
- 第62集:韩非李斯互博弈两国商贾成子棋
- 第63集:四使入秦拜相邦吕不韦以死全节
- 第64集:嬴政欲攻赵报仇桓齮决以死谢罪
- 第65集:三百里大渠已成太子丹逃离秦国
- 第66集:三晋大肆铸铜铁流民纷纷入秦地
- 第67集:韩非西去入咸阳其才干吸引秦王
- 第68集:韩非阴谋废姚贾姚贾明谋除韩非
- 第69集:忠直族群立国本以术治韩亡国根
- 第70集:李牧欲力挽狂澜奈何倡后不识奸
- 第71集:邯郸城将不保郭开存粮被抢
- 第72集:赵国乱政亡矣楚地已生畏惧
- 第73集:芈启檄讨负刍荆轲受命入秦
- 第74集:预告
- 第75集:大水淹噬梁城魏境独木难存
- 第76集:王翦出山战楚拥兵却不自重
- 第77集:项燕惨败秦军楚国分治而亡
- 第78集:最后一棋平稳收煞六世秦国终成大业
第69集:忠直族群立国本以术治韩亡国根
秦地旭日东升起势,尤显一方颓败,咸阳狱内过于阴沉,却见韩非借光著书,一摞摞简册皆是他毕生心血。
李斯携酒菜前来,心情远比韩非更为沉重,二人围案对饮,谈及当年颇多感慨。若说李斯和韩非同为鲲鹏,一位遇明主,得以展翅高飞,一位受牵制,难逃血统困囚。韩非能够清醒洞察势态,可惜他无法战胜与生俱来的族群认同,这种渗透在血液灵魂的傲骨,终将会随骸骨腐泥。
正因如此,李斯心中悲痛无以言表,他唯一能为韩非争取的,便是亲手送上一杯毒酒,保其全尸尚在。临终之际,韩非将亲手撰写的二十余卷交给李斯,望他可将《韩非子》的大法家理念实施于天下,造福万民。
然而当韩非刚饮下毒酒,倒在李斯怀中咽气,不料赵高又传来王命赦免韩非。李斯闻言震惊,继而悔恨愈甚,一股急火攻心,令他当场呕血昏迷。
旬日过后,在旭日高扬的寒秋之际,护送韩非灵柩的特使马队从咸阳狱向函谷关去,随即送回韩国安葬。待李斯悠然转醒,榻旁仅有妻儿陪护,直至眼前朗朗清明,方觉故人已逝,不可再追。
姚贾主动上门宽慰李斯,一番惺惺作态,陆续道出他与韩非绝无积怨,完全是因韩非大才不为秦廷所用,若是留其性命,唯恐韩国难灭。李斯深知姚贾所言并非不无道理,同时暗自愧疚误害韩非。
此事尘埃落定,暂告一段落,宁腾在南阳布置妥当,秦王政也在等候心腹之臣共同商讨平定天下的大计。没想到宁腾忽然去找姚贾,表示韩相张让主持南阳军政,自己受制于人,只要姚贾能让张让远离南阳,他便可拼死易帜。
作战密室内,嬴政与众臣商议灭韩对策,李斯坦言秦军锋镝,直指新郑,韩王安四处求援。现如今赵魏楚三国响应,抵抗秦军之兵力已达三十万之众,李斯更未料到张让会率十万韩军突然进驻南阳。
其他大臣各有提议,嬴政认为灭韩先灭赵国,让其知难而退以瓦解援韩之兵,所以打算大造声势佯攻新郑,令四国援军处于被动。待策应宁腾归秦后,突袭赵国令其他诸侯不敢援韩,等到南阳失陷只存新郑,韩国便是危如累卵,韩王必入秦请降。届时,众诸国视韩国如敝履,只要兴南阳之兵再一举扫荡平新郑。
与此同时,韩王安誓师发兵,鼓舞众士,身后则站着三国使臣,分别是楚公子景涵、赵公子葱、以及魏霑。李信奉王命率两万将士入韩境做掠劫状,随后败归,韩王洋洋得意,扬言待战事结束,便由他出面封赏众将。
宁腾奏请张让,意欲亲手斩杀李信,结果张让伏兵半路拦杀,忽然察觉已中李信诡计,先前所有部署皆是徒劳无功。南阳城墙之上,宁腾斩杀兵卒,诬陷其勾结张让贪墨军饷,率众兵以反乱为由,策应李信,继而易帜将南阳归秦。
待张让率兵归来,发现为时已晚,姚贾暂且留他一命,以报信给韩王安。韩王安从未料到这般失策,等他再向赵、魏、楚求助,奈何三国皆不愿援韩,宁腾更是乘胜追击,率军攻克韩都新郑。
公元前230年,韩王安的称臣书抵达咸阳,并在章台殿内恭敬奉上韩地舆图和国玺。嬴政不再追究韩安叛秦之罪,而是撤其王号称臣纳贡,且允他居新郑,规制如公侯。
自此,韩国彻底灭亡,秦国书告天下,将韩吞入秦地,并在此建立颍川郡。关东列国得知韩灭消息后,遂开始商议对策。